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鄂东文化研究

  • 东坡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胡燕;

    东坡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乐观豁达、民本情怀、创新精神”的核心内涵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高度契合性。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东坡文化的核心价值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系统梳理该校在校园环境营造、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活动创新、国际传播推广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其“沉浸式体验+多维度融合+国际化传播”的特色建设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而且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为同类高职院校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025年05期 v.27;No.13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潭秋对维护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贡献

    张嫣然;

    1939年,陈潭秋临危受命担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新疆办事处负责人。其在新疆期间的主要工作与贡献包括:灵活运用党的统战策略以维护新疆统一战线局面;培养政治军事人才以壮大抗日力量;广泛开展抗战文化宣传以凝聚团结抗战的思想共识;帮助新疆政府进行建设并团结各族人民支援抗战。陈潭秋用实际行动,为维护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2025年05期 v.27;No.131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研究

  •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专业群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金媛;

    在“双高计划”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科学评估专业群建设质量、精准识别核心竞争力并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成为关键问题。基于管理学中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界定了高职院校专业群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构建了包含产业契合与动态响应、资源集约与协同治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协同创新、品牌辐射与持续发展五大维度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由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2个观测点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DEMATEL方法确定了各级指标权重。研究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够为“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提供靶向提升路径,推动及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向“质量内涵”转变。

    2025年05期 v.27;No.131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智慧农业背景下高职生物技术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陈全胜;余夕帆;曾亚菲;

    为适应智慧农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研究针对当前高职生物技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目标与产业脱节、课程内容滞后、产教融合不深及师资力量薄弱等核心问题展开探讨。通过系统分析智慧农业的岗位能力与核心素养要求,构建了以“课程体系重构、产教协同深化、双师队伍建设、实践平台升级及评价体系优化”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路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资源与行业协同保障措施,以期为高职院校系统化培养契合智慧农业发展的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提供解决方案与实践参考。

    2025年05期 v.27;No.131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数智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基于H高职院校的实证分析

    刘泽夫;

    在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高职教师数智能力提升成为关键问题。本研究基于数智能力内涵,通过对H高职院校教师数智化技术认知、培训应用、环境支持及激励评价的实证调查,分析教师数智能力发展现状。研究发现,教师数智能力面临发展路线不明、动力不足、资源匮乏和评估滞后等困境。据此,从革新数智理念、完善培训体系、优化数智生态、健全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提升路径,对职业院校教师数智能力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2025年05期 v.27;No.131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三大精神研究

  • 大别山精神融入基层“三治融合”建设的内在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李君可;

    大别山精神作为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基层治理中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模式的建设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支撑。通过深入分析其与基层“三治融合”的契合关系,将“顾全大局”的系统思维作为总体引领,具体剖析“团结奋斗”与自治、“勇当前锋”与法治、“坚守信念”与德治的适配逻辑,进而挖掘各精神要素在治理格局中的价值指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三治协同推进、顾全大局引领”为特征的基层治理实践路径。研究表明,推动大别山精神的创造性转化,能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红色基因,并提供系统化的实践范式。

    2025年05期 v.27;No.131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疫精神融入高职医药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路径

    杨建;

    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资源。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医药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与抗疫精神融合不够紧密的现实问题,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层次性与主体性原则,构建了包含“目标导向、课堂融入、实践体验、文化熏陶、网络赋能”五个维度的教育整合路径,该路径旨在通过系统化设计与实施,将抗疫精神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与创新自信,从而为培养具有坚定“四个自信”的医药卫生人才提供支撑。

    2025年05期 v.27;No.131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民间歌谣看大别山的革命历程与精神内涵

    肖华风;

    以大别山地区流传的民间歌谣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其在不同革命阶段的主题演变,揭示大别山的革命历程与精神特质。作为特殊的“口述史”载体,民间歌谣生动记录了这一地区从阶级觉醒、武装斗争、根据地坚持、全民抗战到最终解放的完整革命轨迹,集中体现了“红旗不倒”的坚韧性、“四度辉煌”的曲折前进性与“中心腹地”的战略全局性。研究进一步从歌谣文本中论证并凝练了大别山精神的核心内涵,即“坚守信念、紧跟党走”的灵魂;“顾全大局、团结奋斗”的品质;“勇当前锋、不胜不休”的风格。民间歌谣不仅是历史记忆的民间表达,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

    2025年05期 v.27;No.131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程和教学研究

  • 现代产业学院视域下高职院校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改革研究

    朱睿;张伟;亓辉;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深入推进对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的耦合提出了更高要求。动物解剖生理作为高职畜牧兽医、动物检疫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教学存在理论与产业脱节、实践与岗位错位、评价与需求不符等问题,难以适应产业发展。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特征,分析其与高职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改革的内在关联,剖析课程面临的现实困境,从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模式创新、实践体系优化、评价机制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五个维度,提出动物解剖生理课程的改革路径。研究表明,通过现代产业学院载体,能够促进课程与现代畜牧产业的深度融合,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范式,进而助力培养适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025年05期 v.27;No.131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职英语技能培养与情感培育的融合路径研究

    陈华;

    针对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技能培养与情感培育相脱节问题,在分析二者内在关联及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文化氛围及完善评价体系五个维度,系统构建了“技能—情感”融合的教学路径,以期为深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27;No.131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人文社科研究

  • DeepSeek驱动下的应用型期刊文献标引流程重构——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为例

    户晓艳;

    为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应用型期刊中的实用价值,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为主要案例,结合《应用技术学报》与《职业教育研究》的实践,引入大语言模型DeepSeek-V2构建了人机协同参考文献标引流程。基于3960条文献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该流程显著提升了处理效率并降低了差错率;通过设置纯人工、纯AI与人机协同三组对照实验,证实人机协同模式在准确性与效率上综合表现最优。分层分析显示,模型对期刊论文处理效果良好,但对专著、会议录等复杂文献处理能力有限。研究同时识别出模型存在幻觉现象与语义理解偏差等局限性。编辑人员调查显示多数持积极态度,但也面临技术适应障碍与语义理解信任不足的问题。研究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助于应用型期刊实现“降本、增效、提质”的目标,但其有效应用需坚持以专业编辑为核心的人机协同机制,为应用型期刊智能化转型提供实证依据与实践路径。

    2025年05期 v.27;No.131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旧之争的镜像:民国报刊视域下《红楼梦》钗黛形象的接受与重构

    李祝名淇;

    民国报刊作为一种当时新兴的传播载体,为红学的阐释与交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钗黛比较是红学研究中的重要一支,借助民国学人对钗黛形象的探讨,可以窥见传统伦理与现代思想的交织碰撞,论者审美范式以及解读视角的转变,反映出经典文学在时代中的演变以及知识群体对于现代性的矛盾认知。大众对钗黛形象的接受与重构,是对《红楼梦》文本的深入挖掘,也是中国转型期社会精神演进的一种文学呈现。

    2025年05期 v.27;No.131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和法律研究

  • 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的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董盛林;胡捷;

    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环节,社区治理共同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织保障。通过剖析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中的行动逻辑、现实困境,包括治理主体参与不足、制度机制滞后、治理结构失衡和技术手段匮乏等;提出了以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共治、以“三治”融合完善制度机制、以民主协商优化治理结构、以技术创新强化数字赋能的实践路径,为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2025年05期 v.27;No.131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IM在装配式建筑降低碳排放中的应用研究——以澳门特别行政区高密度城市环境为例

    李海源;

    为降低装配式建筑碳排放,以澳门特别行政区高密度城市环境为背景,选取新城A区A1地段公共房屋设计连建造工程为实证案例,系统探讨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通过案例实践分析,表明BIM在降低碳排放方面成效显着,包括构件精准建模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引导数控加工生产、规划运输路线和仓储、借助施工模拟与全程协同管理,提升了施工效率,缩短工期,从而间接降低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并指出当前应用中仍存在的不足,提供借鉴途径。案例证明,BIM技术对推动建筑行业低碳转型与绿色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潜力。

    2025年05期 v.27;No.131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消解与重构:人工智能视角下异化劳动危机

    胡梦晨;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同时也引发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关于人的劳动异化问题的广泛讨论与深入探究。人工智能在一定层面上促进了人的解放进程,但新型劳动方式的诞生也使得劳动异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并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究其根源,资本的核心运行逻辑并未改变,而且在新的劳动方式下,传统劳动形态被逐步替代。基于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背景下,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审视人工智能的工具属性,积极转变劳动方式,以有效实现对异化劳动新形态的克服与超越,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与重要路径。

    2025年05期 v.27;No.131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医疗卫生研究

  • 基于YOLO11的中药材识别研究与应用

    张颖慧;

    中药材作为中医药体系的重要基础,其外观形状复杂、品类繁多,传统人工识别方式效率低且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该研究基于YOLO11算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中药材识别系统,能够准确识别84种常用中药材。实验数据选取自百度飞桨开源的Chinese-Medicine-163数据集,并通过图像去重与标准化预处理提升了数据质量。与ResNet18、ResNet50、MobileNetV2、EfficientNetB0等主流分类模型对比,YOLO11在分类准确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Top-1准确率达到0.975,并支持Top-5置信度输出,在样本模糊或类别不确定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多种参考结果。与现有仅提供单纯识别功能的系统不同,该研究进一步构建了中药材知识库,将识别结果与药材的别名、性味功能与注意禁忌等知识进行融合展示,提升了系统的实用性与辅助决策价值,为中药材数字化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2025年05期 v.27;No.131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分析——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冯智龙;孔明霞;李熳;余玲玲;

    目的 评价针刺防治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健康教育组。针刺组采用手法针刺治疗,诱导得气,于月经来潮前5-7天开始治疗,连续5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停止治疗后随访1个月经周期。两组均接受健康教育。疗效指标包括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CM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安全性指标包括不良反应和耐受度。结果 纳入70例患者均完成研究。与健康教育组相比,针刺组治疗期和随访期(1个月)的CMSS持续时间评分、CMSS严重程度评分、痛经症状积分、VAS评分、SF-MPQ总分及其持续性疼痛和情绪影响维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经前预防性针刺治疗可有效减轻原发性痛经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降低疼痛水平,缓解不良情绪,疗效可持续至随访期,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05期 v.27;No.131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冈市家庭康复服务的成效分析

    杨健;冯珍;黄蓉;方放;

    目的 评估黄冈市家庭康复(RITH)服务的临床安全性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优化居家医疗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23年黄冈市家庭康复服务数据库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完整接受服务且资料完整的1348例成人患者。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30天复合结局(全因死亡率+非计划再入院率)相关因素,校正年龄、性别、Charlson指数等混杂变量,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拟合度。结果 队列中70.6%为≥65岁老年患者,主要收治病种包括关节置换术后(29.7%)、医疗环境受限(20.0%)及卒中后遗症(13.0%)。30天复合结局发生率6.7%(死亡0.4%,再入院6.3%)。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增长(OR=1.02/年)、骨折术后(OR=1.91)及住院时间延长(OR=1.96/天)为独立危险因素,≥80岁患者风险激增(OR=2.99)。结论 家庭康复(RITH)在基层应用安全性良好,但需警惕高龄(尤其≥80岁)、骨折术后及住院延长患者的不良预后风险。基于医疗大数据构建的风险预警模型可为高危人群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2025年05期 v.27;No.131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应用技术研究

  • 锰改性酒糟炭的制备及其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研究

    邱巍;刘东帆;丁杨惠勤;王崭;肖伽励;周龙生;

    以酒糟为原料制备生物炭,进一步以银杏叶提取液为还原剂、MnCl_2为锰源对酒糟生物炭进行载锰处理,并将改性后的酒糟炭用于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染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BET)对材料的形貌及官能团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以银杏叶为还原剂能成功将MnO_2纳米颗粒负载到酒糟炭表面,降低溶液pH值对锰改性酒糟炭吸附甲基橙有促进作用,最佳条件下锰改性酒糟炭对甲基橙的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为92.74%和45.56 mg/g,去除率是未改性酒糟炭的2.2倍;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吸附动力学曲线,循环吸附-脱附实验结果证明锰改性酒糟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

    2025年05期 v.27;No.131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智慧校园安防系统设计与实现

    黄丽;何建新;

    为满足智慧校园的安全管理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校园安防系统,该系统构建了包括感知层、平台层、应用层和用户层等多层架构,能够实现对校园安全信息的全面采集、可靠传输、深度分析和智能处理。在技术上,后端采用SpringBoot框架构建微服务,前端采用Vue.js框架实现交互界面,并集成了智能视频分析、区域入侵预警和人员异常行为识别等核心功能。应用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显著增强校园安全主动预警与防范能力,可及时发现并响应安全威胁,为师生构建了更为安全的学习与工作环境。

    2025年05期 v.27;No.131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正>《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主要刊载的栏目有:“鄂东文化研究”“职业教育研究”“课程和教学研究”“思政教育与学生工作”“经济和法律研究”“医疗卫生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等。本刊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热忱欢迎作者踊跃投稿。投稿邮箱为hgzyxb@vip.126.com或xb@hgpu.edu.cn。

    2025年05期 v.27;No.13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