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颖慧;
中药材作为中医药体系的重要基础,其外观形状复杂、品类繁多,传统人工识别方式效率低且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该研究基于YOLO11算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中药材识别系统,能够准确识别84种常用中药材。实验数据选取自百度飞桨开源的Chinese-Medicine-163数据集,并通过图像去重与标准化预处理提升了数据质量。与ResNet18、ResNet50、MobileNetV2、EfficientNetB0等主流分类模型对比,YOLO11在分类准确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Top-1准确率达到0.975,并支持Top-5置信度输出,在样本模糊或类别不确定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多种参考结果。与现有仅提供单纯识别功能的系统不同,该研究进一步构建了中药材知识库,将识别结果与药材的别名、性味功能与注意禁忌等知识进行融合展示,提升了系统的实用性与辅助决策价值,为中药材数字化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2025年05期 v.27;No.131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智龙;孔明霞;李熳;余玲玲;
目的 评价针刺防治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健康教育组。针刺组采用手法针刺治疗,诱导得气,于月经来潮前5-7天开始治疗,连续5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停止治疗后随访1个月经周期。两组均接受健康教育。疗效指标包括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CM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安全性指标包括不良反应和耐受度。结果 纳入70例患者均完成研究。与健康教育组相比,针刺组治疗期和随访期(1个月)的CMSS持续时间评分、CMSS严重程度评分、痛经症状积分、VAS评分、SF-MPQ总分及其持续性疼痛和情绪影响维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经前预防性针刺治疗可有效减轻原发性痛经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降低疼痛水平,缓解不良情绪,疗效可持续至随访期,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05期 v.27;No.131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健;冯珍;黄蓉;方放;
目的 评估黄冈市家庭康复(RITH)服务的临床安全性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优化居家医疗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23年黄冈市家庭康复服务数据库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完整接受服务且资料完整的1348例成人患者。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30天复合结局(全因死亡率+非计划再入院率)相关因素,校正年龄、性别、Charlson指数等混杂变量,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拟合度。结果 队列中70.6%为≥65岁老年患者,主要收治病种包括关节置换术后(29.7%)、医疗环境受限(20.0%)及卒中后遗症(13.0%)。30天复合结局发生率6.7%(死亡0.4%,再入院6.3%)。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增长(OR=1.02/年)、骨折术后(OR=1.91)及住院时间延长(OR=1.96/天)为独立危险因素,≥80岁患者风险激增(OR=2.99)。结论 家庭康复(RITH)在基层应用安全性良好,但需警惕高龄(尤其≥80岁)、骨折术后及住院延长患者的不良预后风险。基于医疗大数据构建的风险预警模型可为高危人群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2025年05期 v.27;No.131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