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洪光;
近年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根地方办教育,对接产业兴专业,在“产教融合”“政校企合作”方面下足功夫,推动以产促教、以教促产,打造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畅通职业教育发展大动脉。学校立足于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转变的新型发展阶段,确立了“面向全国、扎根黄冈、服务黄冈、贡献黄冈”的新办学定位,凝练“学生为本、质量为要、开放融合、需求导向、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构建“面向学生抓教育,面向社会抓服务”的“双轮驱动”新发展格局,锚定“争创本科”的新发展目标,致力于打造区域人力资源供给和服务高地,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社会服务质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2年05期 v.24;No.113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万德年;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是高职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机制,通过框架引导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能保证其科学性和严谨性,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面可分别采取“目标导向,绩效考核”“成果导向,多元评价”“质量为本,多维诊断”“双线发展,评聘结合”“五育并举,五星递进”的诊改方法,建立起学校层面“诊、改、考”,专业、课程建设层面“诊、建、评”,日常教学层面“诊、改、评”,教师层面“诊、评、聘”,学生发展层面“诊、评、奖”的常态化诊改运行机制。
2022年05期 v.24;No.113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克新;刘锋;张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校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八项活动”为载体,促教师综合能力提升;以“五级递进”为导向,促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四大机制”,实施教师培养“六大计划”,以“四有”“六要”为基本准则,全面实施“五大工程”,创新了高职院校教师培养路径,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德才兼备、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具国际视野的国内一流高水平“双师”教师队伍,探索出一条具有老区特色的职教师资队伍能力提升培养体系。
2022年05期 v.24;No.113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徐小莉;焦爱新;
高校一直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路径方法,这是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学生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两者融合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提出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从教育观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融合的现实路径,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共同体,指导学生的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
2022年05期 v.24;No.113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居剑文;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蓬勃发展,工业设计处于制造业发展的前端,在制造业的发展创新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培养一批工业设计专业技术技能型拔尖人才。高职工业设计专业技术技能型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培养出拔尖人才,对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建议,即明确培养目标,设置激励机制,科学评价教学质量,实现技术技能型拔尖人才培养目标。
2022年05期 v.24;No.113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菁;
2022年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艺术学院组建黄冈市乡村幼儿师资培训团队,着手乡村幼儿教师培训的社会服务工作。为切实提升乡村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聚焦乡村幼儿园现状,通过调研、讨论、交流、反馈等方式,提出研究前期诊断式调研,精准把脉;中期培训共培分治,对症下药;后期跟踪资源共建,疗效监控的三步走培训方式。旨在提升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切实提高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乡村幼儿园的整体办学水平。
2022年05期 v.24;No.113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费新宝;郝张艳;
“互联网+”模式,对大学生而言是开启未来的重要途径之一。“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造就了越来越多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青年学生。通过剖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探索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途径、新模式,提出政府、学校、社会、企业及创业园区“五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同时借助“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改”驱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改革,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
2022年05期 v.24;No.113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