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 1 | 8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职业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对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文章以育人效果为导向,从德技培养的角度对职业教育教学有效性内涵进行分析,对有效教学的实施、评价原则及标准要求进行系统阐述。研究表明教学有效性评价应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展开。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从师德师风、意识与技能等方面;而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教学对学生产生增值量的评价,结合教学过程记录评价教学的有效性。
Abstract:[1]杨孟娇,林海华,高亚涛.基于CIPP模式的远程教育微课评价指标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20,22(3):25-31.
[2]胡咏梅,施世珊.相对评价、增值评价与课堂观察评价的融合[J].比较教育研究,2014(8):44-50.
[3]王海燕.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述评[J].高教学刊,2021(5):76-80.
[4]刘镍.关于高职教育效率评价指标的选择研究[J].中国职业职业教育,2016(4):59-63.
[5]江秀梅.面向深层学习提升高校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20(4):121-125.
[6]张宏,孙宏兴,徐涛等.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1):36-42.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G712.4
引用信息:
[1]李兴怀,成如刚.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5(03):62-66.
基金信息:
湖北省职业教育学会科学研究项目“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群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ZJGB2021032);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课题“‘1+X’证书制度背景下提高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的研究”(2019C2012119)